网上科普有关“《经学教科书》第五课 孔子定《六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经学教科书》第五课 孔子定《六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东周的时候,研究《六经》的,不只有孔子这一个学派(见前一课)。孔子关于《六经》的学问,大概都是来源于史官。
孔子的《周易》和《春秋》是来自于鲁国史官(通过《左传 昭公二年》的记载,可知鲁国太史掌管《周易》和《春秋》);
孔子的《诗》来源于他的远祖正考父(《毛诗 商颂》小序,正考父是孔子的远祖,所以孔子家必然世传《诗》学);
孔子向老聃学习礼,向苌弘学习乐(《礼记》和《史记》),并在周史那里看到了国家的史书(杜预《春秋左传集解 自序》),
孔子了解这些后,便去求见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希望能够推行先王治国之道(《庄子 天运》),然而却屡屡遭受阻碍,最后便返回鲁国作《易经》的《十翼》(郑玄认为的《十翼》,分别为《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以赞颂《周易》的学问。
整理《尚书》,确定最终的篇幅为百篇。
删减商周两朝的《诗》,定稿《诗经》为三百一十篇(《史记 孔子世家》)。
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后,修订音乐,使《雅》乐和《颂》乐都能够发挥自己合适的用处(《论语》)。
孔子又研究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制度,按照周礼的标准考定并去除夏礼和殷礼(《论语》和《中庸》注及《史记 孔子世家》)。
孔子编写包含鲁国十二位国君的国史,作为《春秋》,《春秋》一直写到鲁哀公十四年,哀公围猎时发现麒麟(《史记 孔子世家》)。
本来按传统应该由周王室修订的《六经》,变成了孔子和其弟子们修订的《六经》,孔子的《六经》,有的作为课堂的讲义,有的作为孔子授课的课本。
《易经》就相当于现在的哲学课的讲义;
《诗经》就相当于现在的唱歌课的课本;
《书经》就相当于现在的语文课本(兼政治学课本);
《春秋》就相当于现在的本国近代史课本;
《礼经》就相当于现在的修身课课本;
《乐秋》就相当于现在的唱歌课本和体操运动课本。
孔子教授弟子时以雅言为主(《论语》),使用《尔雅》来辩别雅言和俗语(《大戴礼记 小辩》),所以《尔雅》这部书,也成为了孔门的经典书籍。
以上这些就是孔子自称的“述而不作”(《论语》)。(孔门教授的《六经》,将《诗》、《书》、《礼》、《乐》四门设为普通学科,将《易》和《春秋》设为特别学科,所以关于“性”和“天道”方面的内容,大部分的弟子都没有学习过,这方面请参看《汉书 眭弘》等传和传后面的赞,《易经》就是“性”方面的内容,《春秋》就是“天道”方面的内容)
《中庸》是一本书,它是传统五经《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在宋代的时候,被当时的儒家学者们特别的抽调出来,和《大学》、《论语》《孟子》合起来称作“四书”。从此之后,四书五经便影响了中国千年来的文化。
《中庸》是孙子的孙子子思的一篇著作,子思是孔子的学生曾子的学生。子思出生时,正是中国的春秋时代的末期,战国七雄时代刚刚拉开序幕。他大约出生在公元前四百九十年代,比西方文化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出生早了八十多年。子思活着的时候,孔子还在世,亦是得到过孔子的亲自调教,但真正的学问,是从曾子那里得到的。所以,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子思是曾子的学生,孟子是子思的学生。
子思为什么要作《中庸》,在孔子后人所作的《孔丛子》一书里有清晰的记载。说是在子思十六岁的时候,他到了宋国,以求在宋国得到施展自己的才能。宋国有一大夫叫乐朔,便要和他谈论学问之道。最后话不投机半句多,不欢而散。乐朔放不下芥蒂与不悦,便安排人去围攻子思。在此危急时刻,已经得到消息的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情,便亲自出马前去,营救了子思。
获救脱离险情时刻,子思很感慨地说了一句话:“文王困于羑里,作《周易》。祖君(孔子)屈于陈、蔡,作《春秋》。吾困于宋,可无作乎!于是,撰《中庸》之书四十九篇。”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文王当年被困在羑里,后来便作了《周易》;子思的爷爷孔子,当年困于陈、蔡,后来作出了《春秋》。我今日亦是被困与宋,和前两人何等相似的境况,他们都作了伟大的著述,难道我就没有什么著作吗?于是乎,子思便编著了《中庸》四十九篇。
由《孔丛子》中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子思是为了解释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保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问之道的著作。所谓“《中庸》一书,其中言智、仁、勇,言费隐,言诚明、天道、人道。非深入圣人之奥,不能达于心口。子思之学,有渊源于中庸乎见之矣”。
可见,曾子继承了孔子学问心法,作了一篇《大学》;其后,子思作了一篇《中庸》。他们都是延续继承了孔子学问,一脉相承。
曾子的《大学》是从《易经·乾卦·文言》发挥而书写出来的。子思作《中庸》,是继曾子之后从《易经·坤卦·文言》及《周易·系传》所发挥而成就的著作。
所以儒家的《大学》与《中庸》皆是言有所本,学有渊源的。
关于“《经学教科书》第五课 孔子定《六经》”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慕安]投稿,不代表0429资源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0429.com/cshi/202505-921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0429资源号的签约作者“慕安”!
希望本篇文章《《经学教科书》第五课 孔子定《六经》》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0429资源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经学教科书》第五课 孔子定《六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经学教科书》第五课 孔子定《六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