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新能源行业总体前景都是很不错的,新能源行业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发展重点。
随着“十二五”即将结束,“十三五”发展目标与纲领陆续出台。近日,据媒体报道,“十三五”期间低碳环保将是主线。与此同时,在冬奥会的助力下,张家口将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为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提供清洁能源,并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上述利好事件下,预计我国新能源产业即将迎来爆发期。
新能源主要包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与汽车新能源等。近年,在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新能源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十三五期间国家依旧“主打”低碳绿色,从产业角度来看,光伏、风电与核电等清洁发电产业将获得利好。
光伏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简称,指的是可以将太阳能辐射转换为电能为用户供电的系统,分为并网与独立式,并网式具有成本低、环保等特点,正成为光伏行业主流。并网式发电又分为地面电站与分布式光伏,我国太阳能市场以地面电站为主,分布式光伏只占有20%市场。不过考虑到地面电站需要大量土地,我国东中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并不适用地面电站,因此分布式光伏近年被大力推广。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并网式太阳能发电装机为1758万千瓦,为去年同期的4.4倍,西部地区地面光伏电站建设对其贡献巨大,而受融资、并网以及商业模式等因素困扰,我国分布式光伏进展缓慢。不过,光伏“十三五”规划即将出台,预计在政策影响下,光伏累计装机目标可能由最初的100GW进一步上调,分布式光伏难题将逐步解决。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陆地与海上可开发与利用风能共计10亿瓦,业界统计如果风能被全部开发,可以满足我国目前的用电需求。我国是全球风电装机增长速度最快、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风电并网装机已达到7500余万千瓦。不过,作为世界风电第一大国,局部地区弃风的“生长痛”也困扰着业界。
对此,业界认为,解决弃风问题要追根溯源,理清上游规划环节,加强管理与科学规划,让风电发展和电网消纳均衡同步;建设远距离、大容量的电力输送通道,构建全国乃至更大范围的风电消纳市场。根据国家规划,风电十三五累计装机目标大概率将上调到250GW,风电行业有望破局。
核电采用核裂变的方式释放巨大能量发电,与光伏和风电相比,核电具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又不存在水电季节性等弊端,因而正成为我国重点推广的新能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核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役核电机组数量达23台,从未发生过二级以上事故与事件;在建核电机组为26个,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在建机组质量受控。2015年一季度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约为2.7%,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2%,这为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带来想象空间。
随着沿海核电项目不断建设、内陆核电释放开启信号,预计至2030 年,国内核电总装机量将达到1.5~2亿千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达到6%至8%。
谁会代替房地产,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易车原创·车坛神评 每月点评准时2号抵达,2022年3月份汽车圈有哪些热点大事发生呢?
本月的主题比较多样,在油价上涨的同时新能源车企也陆续宣布涨价,车主伤不起?氢能成功转正或迎来春天?飞行汽车将正式上线,科幻大片里空车飞车的场景或将出现,未来更多热点也会在车坛神评栏目中进行展现。
涨涨涨!诸多车企开启新能源车涨价模式
如果说起3月比较火的,就是众多车企组团涨价,当然这样的涨价更多体现在新能源车方面,在油价再创高位,不少用户将目光瞄向新能源车的时候,车企的涨价可谓结结实实泼了一盆冷水。
小鹏汽车宣布了旗下三个在售车系P7、P5和G3i的新售价,相比此前价格根据车系和车型的不同,补贴后售价上调幅度在1.01-3.26万之间不等,其中P7涨价幅度在1.01-3.26万,P5涨价幅度在1.32-1.56万,G3i涨价幅度为1.07-1.43万,价格调整从3月21日零时起生效。
3月23日,理想官方宣布受上游原材料持续大幅上涨的影响,自2022年4月1日起,理想汽车将会对理想ONE的售价进行调整,全国统一零售价格将由目前的33.8万元上调至34.98万元。
威马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供应商供货紧张等因素影响,旗下在售车型补贴后售价将上调0.7-2.6万不等,其中,E.5上调0.7-1万,W6上调2万,EX5-Z上调1.4-2.6万,价格调整3月28日零时起生效。
比亚迪官方获悉,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影响,比亚迪汽车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6000元不等,具体来看DM-i车型上涨3000元,纯电动车型上涨6000元。价格调整3月16日零时起生效。
上汽通用五菱旗下五菱、宝骏对旗下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宏光MINIEV调价后,指导价3.28-4.98万元。NANOEV调价后,指导价5.68-6.68万元。KiWi EV调价后,指导价7.78-8.68万元,自3月24日零时起实行。
长城欧拉对2022款欧拉好猫和好猫GT进行价格调整,补贴后综合指导价上涨6000-7000元不等。根据官方的解释,调价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3月23日零时生效。
自3月1日以来,除上述品牌外,上汽荣威、广汽埃安、奇瑞新能源、哪吒、岚图等多家车企都宣布对旗下新能源汽车进行涨价。
从目前来看,新能源车企纷纷宣布涨价除了芯片短缺等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原材料上涨,在供给端因资源短缺行业整体开工率仍不足五成,同时国内盐湖由于受天气制约,产量增量较少,供给吃紧。此外高镍需求有望环比增长,采购需求不减,供需缺口有所放大,无论是锂价还是镍价都会保持高位甚至持续上涨,当然不排除有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情况。
此外目前动力电池企业居于强势,与车企签订采购合约由1年1签改为1季度1签,因此受到原材料涨价波及的动力电池价格上涨也会非常明显,给车企带来非常大压力,只能去消费端涨价来减轻这种压力。
成功转正 氢能进入国家能源体系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规划》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此外中长期规划还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以及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然,在氢能产业成功转正之前,该领域就已经呈现出快速的发展态势,诸多车企乃至供应商都纷纷涉足氢能产业,除了我们此前已经熟知的丰田Mirai、现代Nexo外,氢能源车型成为北京冰雪盛事的官方车辆,现代在去年的氢之日展示了全新氢燃料电池车Vision FK,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以及氢能愿景等诸多方向。
去年11月8日,上汽通用五菱旗下新氢燃料电动试制车亮相,新车系统最大功率可达140kW,最高时速可达165km/h。
海马汽车建设完成水制氢与高压加氢一体化实验装置项目已建设完成,标志其具备氢燃料电池汽车用高纯度氢气制备与70MPa高压氢气加注能力。
地方政府早已走到了前面,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通知,根据方案北京将全面推进京津冀氢能源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涵盖冬奥赛时客运服务、港区作业、大宗物资运输等在内的10大应用场景体系。
黑龙江的《黑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开展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安全技术研究,推进氢燃料电池供给体系建设,推动工业副产氢、固体氧化物制氢及电解水制氢等多源互补,统筹推进黑龙江省加氢站布局建设,条件允许城市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工业园区等场景开展氢能利用示范运营。
当然,就目前来看,氢能发展仍然长路漫漫,有规划是好的,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瓶颈仍然不少,目前来看,此前氢能发展的最大阻碍,即其定义为危险品属性的定位将逐步消除,但在制氢、储氢以及加注方面的安全及成本问题都需要考虑,氢能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也要想办法解决,技术层面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氢气循环泵、空气压缩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方面仍需要解决部分难题,从未来符合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等诸多方面着手,但对于氢能发展的前景,无疑更加乐观。
发展飞行汽车写入规划纲要
在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印发的《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将飞行汽车写进规划纲要,将部署飞行汽车研发,突破飞行器与汽车融合、飞行与地面行驶自由切换等技术,这也意味着飞行汽车在国内获得合法地位,在不久的将来将正式上线。
《纲要》提出,要加快载运装备技术升级,强化汽车、民用飞行器、船舶等装备动力传动系统攻关,突破高效率、大推力/大功率发动机关键技术,而在部署新型载运工具研发方面,除了超高速商用飞机研发、超高速列车等持续提上日程以外,部署飞行汽车研发,突破飞行器与汽车融合、飞行与地面行驶自由切换等技术也明确列上大纲。
其实飞行汽车并不能简单地同“飞行+汽车”画上等号,随着科技不断融合,飞行汽车未来想要满足普及,从基本面上说需要满足3点,安全,低价格,低噪音。
就安全性来说,单旋翼的直升机难以满足,如果旋翼损坏结果将不堪设想,其不仅不安全而且噪音极大,非常影响其应用落地和商用发展,同时技术成本的高额付出也转化为了昂贵的产品价格,这对于个人消费者是巨大的负担甚至于天价。
飞行员的素质在未来飞行汽车领域将更加重要,而当进入自动驾驶时代之后,包括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辅助)在内的智能化技术也将变得愈发突出。
飞行汽车相比于普通汽车和飞机,对于道路及相关基础设施的依赖性更高,现有基础设置建设完全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未来只有更多建设专用机场、通用机场,以及一些能源补充、紧急维修的站点,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起飞行汽车的应用。
而除了飞行汽车本身之外,空中秩序,交通法规、产业配套、商业模式、驾驶者门槛、安全问题、政策制定等都是大问题,就目前来说,飞行汽车想要普及仍然是一个长期而遥远,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据知名机构预测,2030年,飞行汽车产业将会有3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到2040年,自动驾驶汽车、空中出租车或个人空中交通工具市场规模可能接近1.5万亿美元,这是一块非常诱人的蛋糕,目前已有知名车企进行布局,这块市场未来的走向和发展前景,也是我们重点所关注的。
对于飞车产品的未来市场,在目前国家综合立体交通规划中有非常广泛的发展空间,其将在新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以及保障和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除了高端和商务群体的日常出行,在婚庆、文旅、特殊场景等方面也有需求,进一步衍生到大众化立体出行,从这点来说,其推出将变得更加迫切。
飞行与在陆地形式相比,还是有着不少的优势,比如速度更快,飞机是目前最快的民用
毫无疑问,新能源将成为我国未来的支柱产业,确切地说,是正在成为。
新能源产业包括 而不限于 发电端的风电、光电、核电、水电、潮汐电、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源;储能端的大型储电系统;以及现在国家大力推动的新能源 汽车 及动力电池。
所谓支柱产业,一定是要体量够大,产业链条上下游够长,能够带动的企业多,创造的岗位也多,也就是能够养活足够多的人。而体量大,就得市场大;很小众的市场,是无法成为支柱产业的。
第一,市场足够大,在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进城,创造出巨大的住房需求,几亿人几十年的钱一下子花出去,市场能不大么。
第二,产业链长,房地产带动的建材、家装、家电、施工、中介等各个环节,养活了大量的从业者。
为什么房地产后面不被看好了?因为市场不在了,大家该进城的都进城了,该买房的也都买房了,增量已经不大了。
所以房地产后面肯定折腾不起大的浪花了,房价大涨?除非疯狂印钱。
谁能代替房地产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要弄清楚,谁是这个国家最大的消费品?毫无疑问,能源。
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每家每户都得直接或间接地用到,工业端更是要消耗巨大的能源;这些行业也一直由国家把控。
我们只粗略地分析一下,新能源产业里比较有代表性的领域,它们几乎占了整个行业的大头。
发电端:光伏发电
核心是太阳能电池,传统太阳能电池主要由硅料制成,全球每年光伏市场大概为100GW,对应着25万吨高纯晶硅的产能,市场规模达到千亿级别。
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主要在中国企业手里,每年我国会大量出口光伏电池到海外,养活了隆基、协鑫、通威、晶科、中环等企业。
硅 提纯了做成硅片,还要涂上 银浆 ,就算是电池片做好了。 玻璃板 封装,就得用玻璃,封装要用特制的 胶 ,完事还要用 铝框 裱起来。发电时要对准太阳吧,来个 支架 。发了电要导出来吧,用 接线盒 ;发出来的电要并网,直流交流要转换,用 逆变器 。
发电端:风力发电
核心是风力叶片。包括 叶片、机舱罩、法兰、塔架、主轴、齿轮 等。
储能端:大型储能系统
这是由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催生出来的需求。
现阶段绿色电能大都是通过并网的形式,由电网进行消纳,由于风电、光电具有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简单了说就是得看天吃饭,比如光伏要求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才会发电,阴天可能就会停工,风机也是要风力达到一定阈值才能发电,这会对电网系统造成巨大的冲击。
于是,需要在发电站和电网中间加一个缓冲设备,来平衡发电站输出的电力,使其达到稳定输出的效果。
大型储能系统就是这个缓冲设备,当光伏/风力电站饱和运转,发电量超过电网接受能力时,系统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而当发电站低效运转(夜间、无风)时,储能系统会将存好的电能继续输送给电网。
按照国家规定,凡是建有光伏、风力发电站的地方,都要根据发电站的负荷,配套建设储能电站。各省份之间有所不同,储能电站可以容纳发电站满负荷运作2-6个小时所产生的电量。
传统的储能方式中,抽水蓄能需要有足量的水,也需要有地势高低差。
我国大量的风、光电站分布在人烟稀少的西部,戈壁、沙漠,在这里没有抽水蓄能。
电化学储能将得到大规模应用,包括但不限于锂离子电池,还有近年逐渐走向市场的全钒液流电池以及铁铬液流电池。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冬奥会期间铁铬液流电池曾在张家口亮相,结果引来宁德时代股价下跌。
用电端:新能源电动 汽车
新能源电车比起传统动力 汽车 ,简单得多。
电池、电驱、电控, 加 底盘、壳子、内饰 ,一堆 传感器 ,几乎就这么多。
核心就是电池,现在的不足包括续航、充电、安全问题。随着换电模式的提出、快充技术的发展,各种问题会逐步解决, 电动车终将由千家万户走进每家每户。
用电端:动力电池
宁德时代已经成长为行业巨无霸,市值突破万亿;比亚迪也不甘示弱。动力电池多为锂电池;带动的行业包括 锂矿 的开采提纯;负极材料如 石墨 的制备; 电解液 制备、 隔膜 以及 外壳 等辅材。
为什么国家要做新能源?
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我国对全世界的承诺。
“两碳”目标的提出,既是大国的环保担当,也是主动迎合第三次能源革命。
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都有自己的“两碳”目标,等他们达到了,我们还没达到,他们就会在贸易、关税领域给我们设置障碍。
因此实施“双碳”战略,是不容置疑的道路。
传统动力 汽车 ,掌握在欧洲和日韩手里,他们以积淀悠久的技术,制作精良的工艺,一直稳压中美,奔驰、宝马、大众、丰田、本田,基本上都是欧洲、日韩品牌。
而电动车领域,就是另一番景象了。美国的特斯拉,中国的比亚迪、小鹏、蔚来、理想,才是电动车领域的未来。因为在通讯电子行业,中美是有自己的优势的。
所以,新能源电动车的普及,是给了中国 汽车 行业换赛道超车的机会。有人戏称,这是中美联手对于欧洲传统造车企业的绞杀,这么说也不为过。
当然,这并不影响欧洲人很喜欢买中国电动车的事实,欧洲人格局真大。
关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如彤]投稿,不代表0429资源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0429.com/cshi/202505-925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0429资源号的签约作者“如彤”!
希望本篇文章《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0429资源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新能源行业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