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评选标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评选标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发挥现有社会科普资源的作用,面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规范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宣传作用,特制定本标准。
在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总结了有关全国性学会、各省级科协和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经验。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科协科普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协科普部 1.1本标准适用于由国家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建立的,以公益性为目的,面向社会公众常年或经常从事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由中国科协命名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1.2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基本条件、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2.1具有法定代表人资格或受法人正式委托,独立开展科普活动的单位。
2.2有相关的日常科普工作管理制度。
2.3建有科普展厅和相对固定的科普活动场所,有主题明确的科普内容,具备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条件与设施。
2.4有专兼职负责讲解、接待和活动辅导的并具备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工作人员。
2.5将科普经费列入本单位经费预算,确保落实到位,保证科普活动正常开展,科普经费逐年增加。
2.6在基地显著位置设专栏,公示基地的开放制度。其内容包括:开放时间、活动内容、优惠办法(对象、时间段、标准)、接待办法 (联系人、联系电话、网址)等内容。
2.7建有宣传、展示科普教育基地整体情况和科普内容的网站或网页,并与中国公众科技网链接。网站或网页的内容应与基地科普设施的更新、内容的变化、科普活动的开展情况同步。 3.1接受中国科协、有关全国性学会和省(市)科协的工作指导。
3.2基地所在单位的领导重视科普工作,将科普工作列入本单位工作的重要日程,认真研究、及时解决科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将科普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表彰、奖励范围。
3.3有专门的科普工作机构和分管领导。制定科普工作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经常对科普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4.1博物馆类基地(含科技馆、博物馆、动(植)物园、海洋馆、公园等)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类基地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250天;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和研究基地、高技术企业等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要根据公众需求和自身工作安排,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公众开放,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50天,年接待观众不少于2000人;自然保护区类基地在划定区域内向公众常年开放,注重利用保护区内的特有科普资源制作科普宣传品。
4.2.1以 《科普法》为指导,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宣传作用,坚持公益性原则,协同当地科协或根据基地自身的特点以及公众和社会的科普需求,积极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特色、有实效的科普活动。
4.2.2要作好科普活动的内容设计。除普及专业学科的科技知识外,还要有倡导体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科学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培养公众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反映科技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等方面的内容,不少于总展示量的20%。
4.2.3 要利用多种手段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如安排专人讲解和指导;设计制作用于科普宣传的挂图、展板、录像片、宣传册、网站(页)等。要注重科普宣传教育的科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
4.3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应有计划地对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4.4每年向省(市)科协或相关全国性学会报工作计划、活动计划和年度科普工作总结。各类科普活动应有文字、照片和录像等档案资料以及接待公众人数等有关统计数据。
4.5积极参加每年的 “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以及各地组织的“科技周”、“科技节”等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并在活动期间对公众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全年对学生团体参观实行至少半价优惠。
4.6积极探索基地的建设工作和开展科普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开拓创新,吸引或组织公众到基地参加科普教育活动。积累工作经验,积极开展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4.7基地应与所在地的社区、乡镇、学校、企事业等单位建立协议性的固定联系和工作制度,合作开展社会化科普活动。
4.8广泛利用社会力量,积极发展科普志愿者参与基地的科普工作。
4.9主动与新闻媒体合作,加强对基地自身和科普活动的宣传。
什么是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2012年,批准命名和建设了第3批46家重点实验室,使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数量增至60家;颁布实施了《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承获国家级奖励4项,省部级奖励44项;获国家专利授权27项。国土资源部野外科研基地获省部级奖励2项,其他奖励21项。2009年,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推荐及命名暂行办法》,2009年、2011年分两批命名109个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中国科协办公厅文件
科协办发普字[2002]25号
近年来,各级科协组织以及有关部门、企业不断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运行机制,在农村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这些基地以示范的方式普及农村先进技术和农业新成果、新品种,传播现代农村科技信息以及先进管理方法,成为提高社会公众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带动农村群众科技致富的重要载体和科普设施,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显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农村科普工作,中国科协办公厅于2002年2月4日发出《关于推荐和评选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的通知》(科协办发普字[2002]1号),各单位根据《通知》的要求,认真组织推荐,经专家评审、并将评审结果进行了公示,中国科协现决定命名"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98个基地为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同时颁发证书和牌匾。希望被命名基地的单位再接再厉,巩固现有的成果,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为农村科普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各基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重基地建设的科学性,选准、选好有较高科技含量、市场适应性强的示范项目,突出基地的科技优势和创新优势;要注重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始终把提高社会公众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带动农村群众科技致富作为基地的核心任务之一,突出基地的科普优势;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不搞"形象工程",使基地实现真正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兴办各种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进一步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地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
各级科协和学会要加强对基地科普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积极为基地提供相关技术、品种、成果、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基地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各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立联系;加强对开展科普工作成效显著的基地进行宣传报道,及时总结推广交流成功的经验和作法。同时,对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竞争和淘汰机制,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对不能达到条件的要限期整改,仍不能达到条件的要取消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的称号。
中国科协今后每三年组织一次评选活动,对开展科普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基地将给予表彰。
关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评选标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丹南]投稿,不代表0429资源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0429.com/cshi/202505-389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0429资源号的签约作者“丹南”!
希望本篇文章《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评选标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0429资源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评选标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评选标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