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建筑技术的进步,可以使房屋越建越高;跨度越来越大;使用性能越来越好;发挥人类房屋建筑中的艺术性。
下面是教案
1、常见的建筑
一、目的要求:
1、 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 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 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4、 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5、 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6、 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
二、教学重点
1、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2、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
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A、谈谈自己家乡的建筑物。
B、谈谈自己所见所闻——建筑物情况。
2、学习新课:
▲房屋的变化
A、活动目标:
1、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3、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B、活动过程:
1、让学生明确活动的任务。
教师讲述:早在5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找到了能够遮风避雨的山洞作为自己的房屋.你知道从天然山洞到现代的高楼大厦,人类的房屋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吗?引起房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你可以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内容或上网来获取资料。再通过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2、学生围绕上面的问题独立获取信息。教师提示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可以围绕上面的问题,阅读课文中的资料。
(2)选择适合探究题目的网址和书籍以搜集资料:
参考网址:中国建筑万维网.
(3)将得到的信息,及时记录在资料卡片中。
(4)利用第4记录表格,有重点地列举出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房屋,如天然山洞、树巢、可以动的草棚或兽皮帐篷、土屋、砖瓦民居、故宫、白金汉宫、美国白宫、纽约的玻璃大厦、摩天大楼等,分析并记录它们的外形、主要材料、主要功能、采用的工具和技术。
3、组织学生汇报、讨论。
学生先在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说说人类的房屋是怎样发生变化的,然后围绕着房屋变化的原因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记录表中分析:建筑物在外形、材料、结构、功能以及建筑技术发展的一些规律或趋势。
4、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帮助学生做适当的分析归纳小结。
5、请学生课下搜集各个地区房屋的和国内外著名建筑物的。
由天然洞穴到人造住所,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建筑工具和建筑机械得到了发展。建筑材料经历由天然的树枝、泥土、石料,到人造的砖瓦、石灰、水泥,玻璃、钢铁等.冉到合成的塑料、纤维、纳米材料。建筑由原始的石器到金属、斧、锯等.建筑机械由手工操作、半手工操作、机械化到自动化。
▲不同风格的房屋
A、活动目标
1、能观察分析出不同地区民居的外形有何不同,找出不同形状的房屋之间的共同点。
2、能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3、能分析一座砖结构房、层次与构成。
4、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
B、活动过程:
1、指导学生认识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
(1)提出问题。教师出示2~3幅不同地区的房屋.让学生观察后提问: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2)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教师先对活动的方法和过程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出示记录表,指导学生整理信息.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课文中的、阅读有关书籍或上网来获取信息,利用表来整理信息。
(3)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并分析不同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一向的不同,这些不同特点的房屋是怎样与当地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4)教师可以尝试提出“如果在江苏搭建四台院或内蒙古搭建土房是否合适”等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不同环境下房屋各具特色。
2、指导学生分析房屋的构成。
(1)教师讲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房屋在很多方面有差,但它们在构成方面都有一定的层次。你知道房屋是按照什么层次构成的吗?
(2)教师出示楼房构成层次图,让学生说说楼房是按照什么层次构成的,然后师生共同概括出楼房的构成.并用下面的简图表示(也可逆向表示):
一栋楼房(相当于一个系统)---单元房---房间---墙---砖
(3)指导学生独立分析一种自己熟悉的房屋是如何构成的,并用简图表示出来,引导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结构与系统的关系。
(4)组织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的分析结果。
▲不同功能的建筑
A、活动目标
1能分析出不同建筑物的功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2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B、能实施建议
1、布置活动任务。
教师提问:除了我们居住的房屋外,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建筑物呢?教师出示学校、医院、纪念碑、寺庙、长城、杨浦大桥、都江堰、圣彼得堡大教堂、北京天坛等建筑物的课件。
2、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建筑物,讨论有什么用途。
3、指导学生对自己搜集到的进行分类。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制定标准再对建筑物进行分类.将分类的结果以表格形式呈现。
五、小结: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2、交流展示分类的结果。
3、举例说明自己周围的建筑物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它们有什么特点和功能。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材料给建筑物进行分类,如砖瓦结构的、钢筋结构的等等。
六、作业:
了解自己周围的建筑物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它们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中班建筑工地要远离教案
一、 主题产生: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又一个“家”,新学期开始了,我园的新教学楼正在建造中,孩子们每天都在观察、发现楼房的新变化。从孩子的言行中,我发现建造中的楼房深深吸引了他们。楼房就在我们身边,是幼儿最熟悉不过了,对他们来说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事物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们利用周围的资源,丰富幼儿对楼房特征的认识,了解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认识大型建筑工具,从而激发幼儿对建筑工人的感激之情。因此,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生成了新的活动——我“家”盖起新楼房。
二、主题目标:
1、充分挖掘家庭资源,通过资料收集、参观等途径知道楼房是各种各样的,初步了解各种楼房的风格与特点,丰富对楼房特征的认识。
2、了解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认识大型建筑工具,激发对建筑工人的感激之情。。
3、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学习用各种线条与色彩设计楼房。
三、主题反思:
主题活动《我“家”盖起新楼房》,在这个主题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与幼儿是在活动中不断实践、参访、观察、思考和互动的交流中完成的,是我们与幼儿共同探索研究、共同成长、共同学习的过程。
1、我们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为幼儿的活动提供了更多的真实情景,如:带幼儿参观各种房屋,使幼儿在主动参与、真实的体验中获得了经验。在活动二“各种各样的楼房”中,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各种楼房,家长的参与使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在主题教学中,万万不可忽视家长这一重要角色,把他们真诚地纳入到我们的课程中,共同为幼儿的教育服务。发挥家长的作用使孩子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框架式结构?框架式结构的楼房能抵抗地震吗?”幼儿和他的父母们会上网查询资料,会到实地调查。在寻找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是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根据大班小朋友的认知水平,我们引导幼儿通过参观、发现、了解楼房的特征,如何建造,又通过自己动手设设计楼房,进一步加深了对楼房结构的认识。由于这个活动是以孩子的兴趣和愿望为切入点,是真正从幼儿的角度引发出来的。因此,能使幼儿能够以一种积极的状态投入其中。我们及时调整活动的方向,同时赋予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由探索直至解决问题的机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活动激发起了幼儿热爱生活、探索生活秘密的热情,可以说,幼儿的兴趣与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密不可分的。
2、在本次主题活动中,幼儿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在幼儿的整个操作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参观、访问、记录、调查及与同伴的互动中获取的;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的分工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能力的获得对幼儿以后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现在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创造这样的机会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为幼儿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学会了许多,他们学会了交流,学会了信息共享,它使原来个人所有的经验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在看到幼儿为解决问题时的迫切心情,看到幼儿的潜能在活动中被最大程度的挖掘出来时,不由的使我们慢慢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被孩子的探索精神所打动。同时也帮助教师积累起用孩子的眼光观察世界的经验与方法,让幼儿与教师的心贴的更近了。
3、在这个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对幼儿的活动过程,利用文字、照片等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以尊重、好奇的态度去观察并记录他们。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只有根据孩子实际情况不断地反思课程的实施,才能使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活动虽然已结束,孩子的每一次发现,每一个智慧的闪光点都深深的印刻在我们的心里。
写作思路:把建筑工地存在的安全用教案写下来,引导孩子对安全知识的学习。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危险的工地
活动目标:
1、知道施工场所有许多建筑材料、大型机器,很危险,不能随便进入。
2、了解更多的关于工地的知识,知道安全帽、安全网的用途。
3、扩展知识面,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本图书,录像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录象,了解建筑工地。
(1)建筑工地有什么?
(2)认识各种建筑工地上的安全标记和高大的施工机械,如:搅拌机、大吊车等。
2、给幼儿介绍有关工地的一些简单知识。
(1)为什么叔叔们的头上都戴着安全帽呢?
(2)为什么在房子的边上有许多绿色的网?(可以防止砖块、木材等物体从高处掉下来砸伤人。)
(3)盖房子前要干什么事情?
(4)房子外面的架子是怎么搭上去的?
(5)工地上有许多的沙子,我们小朋友可以到工地上玩吗?为什么?
4、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建筑物的,让幼儿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建筑物。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看图说说。
(1)这是什么地方?
(2)小朋友在工地上做什么?
(3)这样做对吗?(请幼儿说说为什么)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许多关于建筑的事情,我们小朋友很爱动脑筋会提问题,但我们要记住工地是危险的,小朋友不能随便到工地上玩。
关于“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胥珊]投稿,不代表0429资源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0429.com/cshi/202505-415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0429资源号的签约作者“胥珊”!
希望本篇文章《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0429资源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