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邮编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邮编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邮编:138000
邮编:131500 代码:220722 区号:0438
长岭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南部。县境东与农安县接壤,南与公主岭、双辽县交界,西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毗邻,北与通榆、乾安、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邻。总面积5787平方千米。总人口64万人。
县人民政府驻长岭镇。全县辖12个镇、10个乡:长岭镇、太平川镇、巨宝山镇、太平山镇、前七号镇、新安镇、三青山镇、大兴镇、北正镇、流水镇、永久镇、利发盛镇、集体乡、光明乡、三县堡乡、海青乡、前进乡、东岭乡、腰坨子乡、八十八号乡、三团乡、三十号乡。
行政区划(乡镇简介)
长岭镇
长岭县委、县政府所在地。面积535平方千米,有13个行政村、10个社区、32个居委会,总人口116900人。
三青山镇
位于长岭县东南部,距县城60千米。面积209.5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84个社,有农户7482户,农业人口32513人。
太平川镇
位于长岭县西北部,松原市最西端。面积457平方千米,其中镇区面积20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26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常住人口6万人。
(其他乡镇资料暂缺)
地图
历史沿革
建置沿革
商、西周时期,属于鬼方、肃慎两族地界接合部;东周、秦时期为东湖游牧地;汉、三国时期为鲜卑族据有;晋、南北朝,隋时期为契丹族据有;唐时期属河北道松漠都督府所辖;五代十国时期复为契丹族据有;辽、北宋时期属辽上京道乌古部乌古敌烈统军司所辖;金、南宋时期属金临潢府路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元时期为内蒙古王公翰赤斤的封地。隶属中书省宁昌路折连川(者连却呆儿万户府)管辖;明时期为蒙王兀良哈(明末其自立为科尔沁王)领地,隶属奴儿干都司塔山前卫卜刺罕卫管辖;清代初期仍为兀良哈领地;后来封扎萨克辅国公牧地,隶属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管辖,晚期设吉林巡抚,归东三省总督节制,前旗属吉林巡抚统辖。
1908年置长岭县。
1913年4月(中华民国2年月3),将长岭县规划吉林省西南路到尹管辖。1914年8月(中华民国3年6月)西南路改成吉长道,长岭县隶属吉长道管辖。1941年7月1日(伪康得8年7月1日)成立四平省,长岭县划归四平省管辖。1945年11月初,长岭县隶属辽宁省辽源专属管辖。1946年2月中旬,辽北省撤消,长岭县划归辽西省第二专署。同年6月,辽西省撤消,成立辽吉省,长岭县改属辽吉省管辖。1946年12月1日,国民党军队进占长岭,成立国民党长岭县政府。[另有一说:1945年l0月,划归吉合区行政委员会长春地区管辖。12月,划归吉林省工委领导。1946年5月,划归辽西省辽西专区管辖。6月,划归辽吉行署第二专区管辖。12月,双山、长岭、辽源(今双辽)三县合并,组成双长辽县。]
1947年3月19日,长岭再次解放。1948年7月,辽吉省改为辽北省,长岭县隶属辽北省管辖。[另有一说:1947年2月。撤销辽吉行署,恢复辽北省,划归第二专区管辖。7月20日,撤销双长辽县,恢复长岭县制。8月,改为辽北省直辖。1948年2月,划归辽北省后方办事处。lO月,划归辽北省直辖。]
1949年4月21日,长岭县改属吉林省管辖;成立长岭县人民政府,为省直辖县。1955年,长岭县人民政府改为长岭县人民委员会。1956年7月3日,划归白城专区管辖。1968年,撤销长岭县人民委员会,成立长岭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撤销长岭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长岭县人民政府。1992年设立松原市(地级),长岭县划归松原市管辖。
境域变化和区划沿革
1908年设治后,将由农安县划拨的家、齐、国等3个区,改划为长升、长恒、长济、长豫等4个区,秋后增设1个长益区(选定的县城)。面积为5089.5平方千米。
1909年(宣统元年)全县划定长益(县城)、长豫、长济、长恒、长谦、长孚、长履、长萃、长丰等10个乡(益、豫、济、恒、升5个乡辖324个村,其余乡未设村)。后增设长泰乡。1919年(中华民国8年)将11个乡改为11个区(第一区至十一区)。
1930年(中华民国19年)遭涝灾之后,将11个区缩变为8个区:一区(县城)、二区(流水驼子)、三区(太平山)、四区(利发盛)、五区(新安镇)、六区(七号鲍家烧锅,由原六区、八区合并)、七区(北正镇,由原七、十区合并)、八区(泰和镇,由原九、十一区合并)。1932年(伪大同元年),全县八个区,下设45个主村、51一个副村。1934年9月(伪康德元年9月),副村增设到267个。
1934年(伪康德元年)全县总面积5184平方千米。1941年,泰和镇、李药铺、老爷庙、太平山等4个村划出,辽源县的保康、太平川等两个村划入,全县总面积为3958.16平方千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5年,本县总面积为5258.8平方千米。1951年,长岭县辖9个区,198个村。
1956年,长岭县辖3个区、1个镇、48个乡;置长岭镇,后废;保康镇划出,双辽县茂林镇划入,全县总面积为5234.57平方千米。
1958年lO月,长岭县将乡、社改划为人民公社,调整后长岭县辖10个公社,134个管理区。1960年,长岭县辖2个镇、lO个公社,198个生产大队。
1961年茂林公社划出,本县总面积减少为5224.78平方千米。1962年12月,长岭县辖2个镇、28个公社、2个农场。
1966年1月,长岭县辖2个镇、29个公社、248个生产大队。同年,朝阳公社划出,农安县的巨宝山、三青山两个公社划入。此后本县疆域区划基本稳定,直至1985年没有变化。全县全境西起太平川镇(原新风乡)丰库村西端,东至三青山镇夏家窝堡村东缘长达110千米;北起长岭镇(原龙风乡)新太平山村北端,南止腰坨子乡头段村南缘,宽距42千米。
1971年,长岭县辖31个公社,248个生产大队。1979年,增设2个街道办事处。1980年初,长岭县辖29个公社、2个镇,248个生产大队,1 675个生产小队。复置长岭镇。
1983年8月,长岭县辖6个镇、29个乡,252个村。1985年,长岭县辖6个镇、25个乡,252个村。1995年12月,长岭县辖12个镇、19个乡,50个居委会员会、252个村民委员会。
2000年,长岭县辖12个镇、19个乡:长岭镇、太平川镇、巨宝山镇、太平山镇、前七号镇、新安镇、三青山镇、大兴镇、北正镇、永久镇、流水镇、利发盛镇、三十号乡、东六号乡、集体乡、光明乡、三县堡乡、海青乡、前进乡、东岭乡、二里界乡、十家户乡、永升乡、七撮乡、三团乡、双龙乡、广太乡、龙凤乡、八十八号乡、腰坨子乡、新风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25830人,其中:长岭镇 69201人、太平川镇 36582人、巨宝镇 32680人、太平山镇 25329人、前七号镇 26757人、新安镇 25187人、三青山镇 33477人、大兴镇 20696人、北正镇 12041人、流水镇 24629人、永久镇 20935人、利发盛镇 16285人、广太乡 16541人、龙风乡 9881人、东六号乡 20701人、集体乡 17522人、光明乡 18585人、三县堡乡 20899人、海青乡 12126人、前进乡 19482人、东岭乡 14573人、二里界乡 17761人、腰坨子乡 18145人、八十八乡 13621人、十家户乡 10099人、永升乡 13584人、三团乡 15621人、三十号乡 11117人、七撮乡 6236人、新风乡 12750人、双龙乡 9312人、腰井子牧场虚拟乡 3475人。
2002年lO月21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2]lO号)文件:撤销长岭县新风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太平川镇管辖;撤销七撮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划归北正镇管辖;撤销广太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长岭镇管辖。乡镇合并后,镇政府驻地不变。2002年12月,长岭县辖12个镇、16个乡。
2003年,长岭县面积5728.4平方千米(根据《吉林年鉴2003》),总人口641762人,其中农业人口534426人,占总人口的83.3%。全县辖12个镇、16个乡:长岭镇、巨宝山镇、太平山镇、前七号镇、新安镇、三青山镇、大兴镇、北正镇、永久镇、流水镇、利发盛镇、太平川镇、东六号乡、集体乡、光明乡、三县堡乡、海青乡、前进乡、东岭乡、二里界乡、十家户乡、永升乡、三团乡、双龙乡、龙凤乡、八十八乡、腰坨子乡、三十号乡;6个国营农林牧场、2个经济开发区、1个畜牧示范园区。共有211个行政村。
2004年,全县辖12个镇、16个乡:长岭镇、太平川镇、巨宝山镇、太平山镇、前七号镇、新安镇、三青山镇、大兴镇、北正镇、流水镇、永久镇、利发盛镇、龙凤乡、东六号乡、集体乡、光明乡、三县堡乡、海青乡、前进乡、东岭乡、二里界乡、腰坨子乡、八十八号乡、十家户乡、永升乡、三团乡、三十号乡、双龙乡。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长岭县位列第180名。
2018年8月,长岭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8年2月,长岭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7年12月,农业部认定长岭县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04年,长岭县位列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第11名。
村里有多少地、账面资产几何、增值情况怎样……目前,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领域规模最大的一次清查,已基本完成。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从2017年开始,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历时3年,农村集体的家底最终清晰呈现在人们面前。全国农村集体资产分布情况怎样?清产核资又为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一锅粥”变成了“一本账”
农村集体资产关系6亿农民、2.9亿农民工和村内特殊群体的切身利益。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农村集体资产存在产权虚置、账目不清、分配不公开、管理不透明等问题。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二级巡视员余葵表示,农村集体资产包括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草原等资源性资产,用于经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经营性资产,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文化、卫生等非经营性资产。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保护农民财产权益的客观要求。
目前,全国农村集体家底基本摸清,资产总量可谓庞大。全国共有集体土地总面积65.5亿亩,账面资产6.5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1万亿元,占47.4%;非经营性资产3.4万亿元,占52.6%。集体所属全资企业超过1.1万家,资产总额1.1万亿元。同时,资产高度集中在村级。村级资产4.9万亿元,占总资产的75.7%,村均816.4万元;乡镇、组级资产总额分别为0.7万亿元和0.9万亿元,分别占比11.2%和13.1%。
不过,村庄之间资产分布还不均衡,有超过3/4的资产集中在14%的村。从地域分布看,农村集体资产大体呈“6、2、2”分布格局,东部地区资产为4.2万亿元,占总资产的64.7%,中部和西部地区资产大体相当,分别占总资产的17.7%、17.6%。从资产经营收益看,有10.4%的村收益在50万元以上,主要集中在城中村、城郊村和资源充沛的村庄。
不少村民向记者反映,清产核资前,感觉村集体资产好像是“镜中花、水中月”,看得见却摸不着,集体家底有多少不清楚,对拥有的份额也很模糊。清产核资让过去的“一锅粥”变成了现在的“一本账”,查实了集体资产存量、价值和使用情况,基本实现底清账明。数据显示,清产核资后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总额增加0.8万亿元,增幅14.2%,其中,固定资产增加近7500亿元,主要是近年来财政项目投入到集体经济组织形成的非经营性固定资产。
“空壳村”变身为“实心村”
记者此前在农村采访时,有时会听到一些农民反映集体资产被村干部侵占、挪用,也有农民反映集体资产“空壳化”、保值增值不够。“管好用好集体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关乎农民切身利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此,要求各地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一方面,加强集体成员对集体经济的监督管理,落实民主理财,规范财务公开。另一方面,做好日常财务收支定期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定期通报、责任追究等手段扎牢制度的笼子。一些地方通过制定小微权力清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各地以清产核资为契机,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资金使用混乱、资产随意处置、资源发包有失公允等侵害集体和群众利益的问题,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如黑龙江省长岭县将清理整治同扫黑除恶相结合,破获侵吞集体资产刑事案件14起,被非法强占的1700多公顷草原、林地等已全部退回本集体。各地还完善了集体资产清查、登记、保管、使用、处置、定期报告等制度,集体资产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如山西、四川、陕西等省份制定非经营性资产确权及管护办法,重点对学校、道路、水利设施等资产的产权归属、管护主体作出规定。
规范集体经济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16年以来,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支持28个省份和4个计划单列市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2018年,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文件,明确计划到2022年在全国范围内扶持10万个左右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19年6月,农业农村部下发文件,鼓励各地以发展产业、盘活资源等为抓手,探索贫困地区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升的有效路径。截至2019年底,浙江省已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10万元、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薄弱村。
伴随改革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到了“身份证”。2018年11月,农业农村部首次为10个集体经济组织颁发了登记证书,这标志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了“身份证”。为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出台政策,明确减免改革过程中相关契税、印花税,降低改革成本;会同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印发文件,指导各地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银行开户等业务。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已有超过34万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取了登记证书。
“红本本”变出了“红票票”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产业经济室主任刘长全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的问题突出反映在经营性资产上。经过多年积累,不少地方的集体经济发展了,形成了数额较大的经营性资产,如果不明晰归属、完善权能、盘活整合、创新机制,这些资产难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此,中央提出,2021年底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通过清产核资可以看出,从资产构成看,全国有3.1万亿元经营性资产,这类资产是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中,预期可带来收益的厂房、商铺、机器设备等经营性固定资产超过1万亿元。未承包到户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集体土地资源共有15.5亿亩,其中,有36%对外出租经营或投资入股到新型经营主体。
按照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全国已先后开展了四批改革试点,各地在清产核资基础上,规范开展成员身份确认、折股量化资产、建立健全组织、办理登记赋码等工作。截至2019年底,中央试点单位包括15个省份、89个地市、442个县(市、区),各级试点单位已经覆盖到全国80%左右的县。今年3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商请13个非整省试点省份全面推开改革。此外,北京、上海、浙江等3省市已基本完成改革任务。至此,改革试点实现省级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各地在改革中注重探索创新,破解改革难题。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以县或地市为单位统一制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的指导意见,在明确政策底线的基础上,将具体认定标准交给群众商议;坚持分类推进实施,改革主要针对有经营性资产的村,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政府拨款、减免税费等方式形成了一些资产,这些地区也根据情况变化,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41万个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认成员超过6亿人。各地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型、物业租赁型、乡村旅游型、农业生产型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盘活了集体资源资产。基层干部说,改革把集体家底摸清了,把谁是成员搞清楚了,把集体和农民的关系理清楚了,农民手里的“红本本”变出了“红票票”,这是实实在在的成果。
关于“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邮编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箕文阁]投稿,不代表0429资源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0429.com/cshi/202505-720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0429资源号的签约作者“箕文阁”!
希望本篇文章《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邮编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0429资源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邮编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邮编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